您好,欢迎来中原物流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请输入关键词:
注册本网VIP会员享受更高级的搜索服务以及更多特权。立即申请?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371-66267066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辽宁   河北   新疆   甘肃   宁夏   山西   山东   青海   西藏   四川   陕西   河南   湖北   安徽   江苏   浙江   江西   湖南   贵州   云南   广西   广东   福建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内蒙古   黑龙江   其它  
行业动态 | 行业数据 | 会展信息 | 行政法规 | 物流学院 | 国际贸易 | 国内新闻 | 国内物流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资讯 >> 国内新闻

2015年做农业要赚钱,你得算好“明白账”

2015/3/17 8:53:07 来源: 中原物流网 网友评论 0条 点击:535


中国进入新常态,GDP的“七上八下”是政府的决心,更是转方式调结构的转型信号.中国农业最大的改变将是游戏规则的改变,新规则下,农业企业怎么玩?新规则下必须有新玩法,2015年以及未来五年的农业转型期,农业企业必须学会五大新玩法:“加减乘除幂”。
加:产业源头+市场源头,两头都要抓
未来农业企业要做好加法,即两头战略,所谓两头,一个是产业源头,一个是市场源头,企业要把这两个源头做加法,两头都要抓,两头都要硬。

一抓产业源头
不少企业具有市场影响力但产品源头难以管控,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企业和品牌都是重创,双汇遭遇的瘦肉精事件,乳业的三聚氰胺事件,都是产品源头失控造成的惨重打击,前两年风风火火的牛肉企业,最近也悄无声息了,主要原因也是产品源头把控不足。

对于产品源头的把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有实力的大企业可以采用直接投资建设基地的方式,这种方式把控力高,见效快,但投资较高,如李嘉诚旗下和记斥资5亿在云南种植三七;雀巢在云南深耕咖啡种植;百事在内蒙种植自己专用的土豆品种,伊利海外投资建设万头牧场等。

另一种是,对于规模不大的企业,可以采取与稳定源头基地合作的方式,比如乡土乡亲,虽然不种茶,但其说服茶农按照乡土乡亲的标准契约种植,并将这些农作艺术家的信息和照片印在包装上,把透明朔源做到极致。

南方黑芝麻成为黑芝麻市场领军企业之后,在江西、安徽,甚至越南都开始建立自己的黑芝麻生产基地,保障产品源头。

二抓市场源头
大量农业企业把绝大部分资金用在了建厂房、扩基地和种养殖上,一些上市企业也把主要资金放在了生产端,远离市场源头,消费者吃着用着,但却对企业一无所知,如华英农业被称为亚洲鸭王,却没有自己的终端市场,自己的命运不在自己手里。

市场源头才是销量的真正保障,未来中国现代农业一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抓手的充分竞争性行业。重基地重资产的公司,必须从基地转向市场,只有实现了从农产品到商品再到快消品的惊天一跃,才能够真正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和企业的持续增长。

品牌是农产品实现“惊险一跃”的必由之路。当下很多企业、地方政府最大的误区是:重区域公共品牌,轻用户品牌,这一误区才是“天下大米乱五常”的根本原因。因为区域品牌是公共资源,谁都能用,只有用户品牌才能成为企业的独占资源,用品牌抢占品类才是未来中国农产品的市场出路。

仲景香菇酱一上来就两手抓,一手抓基地的标准化建设,一手抓市场推广和品牌打造,5年从0到5个亿;西域果园在新疆干果行业产业基础是最好的,但市场建设却没有跟上,现在已经在福来的帮助下进行系统的品牌打造。

减:砍掉边界负担,拒绝多而不精
减法并不是削弱,而是为了更强。摊子铺的太大有时候已经不是优势,而是负担,在新常态的竞争下,这种负担甚至会要了企业的命。

日前,李克强在两会工作报告中提出,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并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其实这也是产业做减法的精髓,农业企业要学会做减法,学会砍掉功效小负担大的边界产业,聚焦力量,集中突破。

削减对全产业链的盲目追求
农业虽然有机遇,但必须直面其投资大、见效慢的行业特性,农业的每一个产业链环节,要做好都需要非常大的投入,基地不是一天建起来的,农业全产业链不是谁都吞得下去的,哪个环节都想做,摊子铺的太大,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大而不强,被产业链各环节上的强敌各个击破,尤其是在今年,贷款压力更大的情况下,全产业链布局更需谨慎。

李克强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对农业企业来说,“大道至简,有钱也不可任性”。农业的产业链超长,全产业链操作环节多、难度高、风险大,即使中粮这样实力雄厚的央企,也挑战重重,更何况中小企业乎?

削减产品线,优生优育服务
绝大部分企业面对销量上不去的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再上产品,有的甚至一口气推出十几个。

企业简单的认为,哪怕单个产品销量不高,叠加起来,基数就大了。事实恰恰相反。中小企业销量上不去,不是因为产品太少,而是太多了。解决企业生死难题的不是再推新产品,而应该是快刀斩乱麻,砍掉贡献少,消耗大的边缘产品。

单品开路,快速启动母品牌是农业企业最快捷、最省力的发展路径,是农业企业战略聚焦的关键点。中粮和新希望就存在这种问题,娃哈哈每年也有不少单品死掉,恒大一入门就饮用水、乳制品、米面油等同时干,就是严重的贪多求大,战略分散。

养十个侏儒级产品,不如集中资源,聚焦发力,先努力打造一个明星产品,佳沛奇异果只做一个产品成为世界级品牌,老干妈、王老吉等都是单品突破的典型。

聚焦突破,抢位老大
企业的人、财、物资源总是相对有限的,战略聚焦、产品聚焦、渠道聚焦,把有限的资源集中一点,快速实现的市场占位,这在当前的战略机遇期尤为重要。

南方黑芝麻集团曾经遇到过战略摇摆,在各种糊产品和植物饮料间徘徊不定,福来为其量身打造了“南方黑芝麻战略”,将战略聚焦在黑芝麻上,继而延伸至黑色食品,做整个黑营养的老大。

老大是不讲理的战略逻辑,成为老大,就会在品牌、资源、资本、成本、市场、消费者心智等方面形成全方位的优势富集效应。

现在,我们身边的快消品从洗发水到卫生纸都已经有了基本稳定的品牌排位,而大量农产品品类却没有老大,鸡蛋有德青源鸭蛋有谁?猪肉有双汇、雨润,牛肉有谁?冰糖橙有了褚橙,苹果、葡萄、香蕉有谁?这就是农业独有的战略机遇。

乘:产业融合酝酿无限可能
今年一号文件首次提到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现代农业将进入“接二连三”时代,即搞农业的不仅搞种养(第一产业),而且还要做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还要做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销售和周边服务(第三产业),使原本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变身为综合产业,使农产品增值,让农民和农业产业化企业增收。

有学者将这种打通一二三产业的现代农业称为“第六产业”(即1x2x3=6)。基地型、原料型、粗建工、外贸代工出口型等传统型农业企业的增长力已经在农业2.0时代充分释放,现在,必须调整战略,进入“接二连三”新产业模式的农业3.0时代。否则,就将失去竞争力,甚至被市场淘汰。

打通一二三产业环节,要遵循“专业分工、纵横整合”的原则,认清产业竞争格局及要素,认清自己的基因和优劣势,战略性聚焦,在产业链的关键点着力,以局部掌控全局。

第六产业的融合主要表现在产品融合和产业融合两个方面。
一是产品融合。基于药食同源的传统文化之利,农业和医药的融合已经成就了大食品大健康产业。东阿阿胶、仲景药业、江中制药等医药企业,纷纷向食品品类发力,将健康产品日常化、快消化,推出越来越多像桃花姬这样融合了中医药养生和食品概念的产品,深受市场青睐。

二是产业融合。第六产业是不同产业间的融合、创新和升级。农业企业要具有跨界思维,跳出农业看农业,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医药、养生、会议等价值,激活农业要素资源,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农业附加值。

台湾的梅子梦工厂以农产品为基础,巧妙融合了观光、休闲、娱乐以及各种周边创意产品,成为第六产业的典范;基于励志橙理念,褚橙庄园一登台就受到企业培训、会议的青睐;宛西制药的养生庄园、汇源的会议度假庄园等也早已开始布局。

去年11月份,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也为在政策层面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奠定了基础。
除:除杂念归本质,不忘初心
新常态、行业变革下,难免乱花渐欲迷人眼,所以,企业一定要做到除杂念归本质,不忘初心。

首先,农业现代化转型期,机会点多,看清机遇本质做选择。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必将带来大量的发展机会点,尤其是前文提到的乘法中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但是,越是机会点多,企业越是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面对新机遇首先要三问:一问机遇的核心是什么。是短期政策利好还是市场需求爆发,倾向于产业链的哪个环节。二问自身,我的核心优势是什么,我的企业基因是什么,我的核心与机遇的核心是否契合;三问竞争对手,这个新的机会点到底有哪些已经存在的对手和潜在对手,他们的核心优势又在哪里。

通过这三问,去除短期投机的杂念,把握真正的行业机遇。

其次,坚持战略定力,回归农业本质和用户本质。
行业变革期,各种风潮开始让企业目不暇接,有的企业开始今天跟这股风跑一跑,明天跟那股风试一试,电商做了,包装换了,明星请了,水军用了,花费不少,见效不大。

企业必须坚持战略定力,摒弃投机想法,回归农业本质,回归用户本质,真正了解用户需要的到底是什么,以用户的需求和体验指导产品和服务,真正提供超过用户预期的体验。

再次,放弃旧思维,学习新玩法。
新常态更需要新思维、新玩法,比如传统农企习惯了大生产大流通大批发大传播,而电商渠道、精准传播、粉丝经济等新玩法更契合年轻消费者的需求。跳出旧思维,创新经营模式,将成为农业企业拉开距离的重要方法。
幂,加快构建几何倍数增长的社群经济
幂,就是杨幂的幂,数学上指一个数字乘若干次的形式,在商业上,就是惊人的几何倍数增长,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在赋予农业企业这样惊人的增长机遇。

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8.75亿人,智能手机成为人们生活标配,移动互联网全方面进入消费者的生活。最重要的是,移动互联网实现了传统传播无法达到的一对一触及和用户反馈,让社群经济和粉丝经济爆发了惊人的商业价值。

粉丝经济能够获得用户的几何增长,以惊人的速度实现市场扩张。企业通过产品满足和情感互动获取粉丝对品牌的喜爱和忠诚,甚至强势品牌如苹果还能塑造出宗教般的狂热,小米能够成就品牌和销售奇迹,被驯化的粉丝是品牌口碑的终极壁垒。

在社交媒体时代,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自媒体平台,每一个忠实粉丝的口碑就会产生快速的裂变增长,小米最初只有100个粉丝,但这100粉丝成为了小米最珍贵的“种子”。

社群经济下,不但用户会几何增长,产品也将几何增长。随着社交网络的推进,粉丝经济已经进入社群经济时代,粉丝们不再是单向与企业互动,而是相互之间形成更紧密的沟通和联系,一个社群就是一个目标客户群体,他们有着非常相似的购买需求和购买力,企业可以为其提供的将不仅是本身的自有产品,更可以是这一群体需要的方方面面。

事实上,农业是最适合做社群经济的行业。
第一,农业是未来产业,关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消费者对其有高度的关注,并容易相互分享;

第二,农业是天生体验的产业,每个人都是农产品和食品的体验者;

第三,农业是最具有分享天性的产业,每个人的体验都可以分享给他人,关于吃的故事和段子也是流传和转发最广的。西域果园以果叔为符号打造多种产品的日不落王国,不断强化粉丝粘性,成为农产品社群建设的典型。

那么,农业企业如何打造自己的社群经济,福来认为触电不多的传统农企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小“火种”抓起。金错刀有句话“忘掉大数据,先搞定身边的小数据”,贪图数量的到处撒网只能收获“僵尸粉”,从身边做起,先把已有资源开发好就是最珍贵的“火种”。

土道家大块牛肉酱的微营销就先从亲朋好友做起,用产品和服务打动人,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以求道的精神做产品。互联网精神的核心一点就是极致的产品追求,农业企业不能再抱着“还不错”的态度做产品,不能让消费者高度满意的产品,粉丝越多传递的越是反面口碑。五格货栈提出了“无限补偿”,即客户只要吃到一个坏的车厘子,就无偿补发一盒,并无限循环,直到没有一个坏果为止。这种极端的产品追求,获得了用户的极大好感,快速传递了其品牌口碑。

第三,用对待爱人的方式做服务。粉丝能够几何裂变增长的关键是口碑,除了产品,服务也是消费者最直接的消费体验。三只松鼠的产品并非是电商平台最好的坚果产品,其销量能够快速成为全网第一,充满爱心爱意的服务成为其差异化核心。传统企业在与粉丝的互动中,要将其当做朋友、家人,甚至爱人,杜绝店大欺客的敷衍,用产品让粉丝惊喜,用服务让粉丝感动。

第四,做有故事、有态度、有温度的品牌。最能打动人的是人性,互联网品牌要有故事有内涵,能够直击人心。无论是褚橙的“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还是rose only的“一生只送一人”都是品牌独有的价值宣言,是最打动人心的消费口号。相比来看,“我只爱你,恒大冰泉”就显得空洞苍白,毫无价值可言。

访客评论      [我要评论]
  • 暂时没有评论!
发布评论      [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验证码请刷新
如果您登录后发布评论,将显示您的用户名![登陆]
 
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第八届中国国际汽车展览会
热门资讯  
物流专线推荐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2 中原物流网(www.zywlw.net.cn) | 豫ICP备1102839号
服务热线:0371-66267066  传真:0371-66267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