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中原物流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请输入关键词:
注册本网VIP会员享受更高级的搜索服务以及更多特权。立即申请?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371-66267066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辽宁   河北   新疆   甘肃   宁夏   山西   山东   青海   西藏   四川   陕西   河南   湖北   安徽   江苏   浙江   江西   湖南   贵州   云南   广西   广东   福建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内蒙古   黑龙江   其它  
行业动态 | 行业数据 | 会展信息 | 行政法规 | 物流学院 | 国际贸易 | 国内新闻 | 国内物流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资讯 >> 行业数据

物流电商抱团御强“敌”

2015/1/12 16:28:57 来源: 中原物流网 网友评论 0条 点击:1012

又有3家外资快递企业被放行了。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外资快递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快递业正在加速对外开放,一直以来受困于“小、散、乱、多”瓶颈的国内物流快递市场,似乎将迎接严峻的挑战。

同时,商务部目前正在研究对外资放开投资经营类电子商务领域,与物流业有着紧密捆绑关系的电商行业,也将遭遇外资的挑战。未来国内快递企业和电商企业将如何迎接挑战?是否将与外资走向融合?市场是否将面临大规模洗牌?

为此,记者走访了业内人士及有关专家。

外资“入侵”后的鲶鱼效应

国内快递公司与国际巨头们还存在十分明显的差距,但国内物流业的低效与电商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恰给外资电商让出了空间,随着投资限制取消,外资或“入侵”电商。

记者1月1日从国家邮政局获悉,经过法定程序审核,批准3家外资企业经营国内包裹快递业务,这3家公司包括雅玛多(中国)运输有限公司、欧西爱司物流(上海)有限公司、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据悉,国家邮政局积极推进国内快递市场对外开放,目前已有5家外资快递企业获准在中国开展除信件之外的国内快递业务,包括2012年批准的联邦快递(中国)有限公司、优比速包裹运送(广东)有限公司(联合包裹)。此外,国家邮政局还依法受理了联邦快递(中国)有限公司扩大20个城市国内经营地域的申请。至此,联邦快递公司已在华拥有68个城市的国内快递业务经营许可。

在外资物流公司成批进军国内市场的同时,另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消息是,国家发改委近日已就《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修订稿大幅缩减了限制外商投资产业条目,从原来的79条减少到35条。其中,电子商务将取消投资限制的政策更是备受关注。

无须讳言,外资的进入将加剧市场的竞争,并引发鲶鱼效应。

据了解,若干年前通过收购中国快递公司,联邦快递和UPS这两家国际快递公司就成功介入中国快递业务。在2012年获得牌照后,两家世界快递巨头将把目光转向中国国内,并分别以北京顺义区和广州白云区为基地,在一线城市部署除信件外的快递业务网络。这两家国际快递巨头的优势是资金雄厚、IT和自动分拣技术世界一流,服务理念和管理水平的高超。两家快递巨头的到来,将对我国国际航空运输产生冲击。

依照目前国内快递现状,再对比外资快递公司的实力,差距是明显的。比如,迄今可以查阅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货运航空公司共有99架货机,窄体货机波音737F和波音757F不足50架,而UPS一家公司就超过500架飞机。国内航运公司不具有成本优势,与服务较好的联邦快递与UPS竞争,存在很大的挑战与压力。国内快递企业仅顺丰和圆通有自己的专用货机送货,其他一部分企业使用中航协提供的货运服务。顺丰速运副总裁李东起对本报记者表示,顺丰规划到2015年,空运货运量达到150万吨,届时将占全国航空货运总量的25%。自有机队规模将从目前的7架增加到25架以上。到2021年,顺丰大概会有196架飞机,整个行业将会有超过300架飞机。

中国民航大学教授曹允春在接受记者采靠地面运输,这样也能保证他们的利润。因此在运输工具、高访时表示,与UPS、联邦快递等国际快递巨头相比,目前国内快递企业主要依端服务能力、国际化程度等方面,国内快递公司与国际巨头们还存在十分明显的差距。国际快递巨头将正式合法地分享国内中高端快递这块潜力市场。

物流业的低效与电商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恰给外资电商让出了空间,随着投资限制取消,外资或“入侵”电商。电商世界工厂网CEO乔景亮对本报记者表示,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将增长至6.5万亿元,对外资本来说,中国这块大蛋糕将十分美味。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增长让全球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能量和潜在商机,中国电商的魅力让外资按捺不住。股比50%的限制仍是当前外资进军中国电商领域的掣肘,但未来一旦取消电子商务投资限制,中国电子商务行业未来将对外商放开的程度越来越大。

物流与电商能否形成合力

在电商纷纷染指快递业的同时,顺丰、申通等快递巨头也在高调宣布涉足电商领域,开通自己的电子商城,以此来争夺市场,这在客观上倒也加速了物流业与电商行业的相互融合,形成了合力,相比之下,外资电商在国内市场上却多年不见起色,发展严重滞后,难以形成合力,这一点与国内情况恰相反。

来自外部的强大竞争压力以及自身在短期内难以克服的短板,已演变成为让国内快递企业招架吃力的“内忧外患”,而作为快递业“衣食父母”的电商行业又被外资“染指”,国内快递业的出路何在?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内电商企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能够补足国内物流的短板,果真如此吗?

对于外资电商对快递业的潜在威胁,诸多快递企业早已警觉。“自建物流现象在中国的电子商务和快递业之间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圆通快递总裁喻渭蛟对本报记者表示,希望国家邮政局和快递行业协会要制止或者协调电商进入快递行业。而在电商纷纷染指快递业的同时,顺丰、申通等快递巨头也在高调宣布涉足电商领域,开通自己的电子商城,以此来争夺市场。这在客观上倒也加速了物流业与电商行业的相互融合,形成了合力,这是对外资的一大优势。

事实上,与外资快递业的强势进入形成鲜明对照,外资电商在国内市场上却多年不见起色,发展严重滞后,难以形成合力,这一点与国内情况恰相反。这其中不仅有“股比50%限制”的原因,也有其自身运营模式以及在理念上本土化欠缺等原因。

而外资电商在国内遭遇“滑铁卢”也早已不是新鲜事,例如,由日本龙头企业乐天集团和百度共同注资5000万美元成立的B2C电商网站——乐酷天在2010年10月上线,于2012年4月关闭,存活时间仅为一年半,乐酷天的惨败给国外电商企业敲响了警钟,合资双方都是巨头公司,失败也是不能避免的,究其根本是本地化做得不够。

比乐酷天更早一批进军国内的国外电商企业:eBay、亚马逊、新蛋网,如今他们在国内的境遇远远不如在国外那样风生水起,他们习惯于用看发展健全的发达国家的眼光来审视中国市场,迫切想要盈利,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电商成中外资物流必争之地

专家表示,外资快递对电商争夺,将使部分内地快递为争抢地盘和份额,不惜亏钱血拼。而如果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的怪圈,未来,中国快递市场很可能迎来重新洗牌。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电商如果早日跳出价格战的漩涡,回归理性,积极探寻新的成长道路,围绕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进行特色服务,以差别化的竞争优势即可取得企业的制胜之道,同时为国内物流企业的发展充当开路先锋。一旦二者形成合力,即可引领整个行业走向健康有序发展的大道。

外资快递的杀入,将给内地市场带来怎样的改变?

有业内人士指出,外资与本土快递少不了激烈的正面交锋,据统计,国内电商件占到快递业务的70%,因此,电商领域就是二者的必争之地。为进一步占有中国快递市场份额,欧西爱司正在和部分中国电商洽谈合作,为客户提供一些国内电商增值服务以及额外的国际电商物流服务。

专家表示,外资快递对电商争夺,将使部分内地快递为争抢地盘和份额,不惜亏钱血拼。而如果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的怪圈,未来,中国快递市场很可能迎来重新洗牌。

如今国内电商行业烧钱成风,令国外企业望而生畏,但国内电商烧钱不仅是在价格战上,他们投入更多的是市场推广和用户服务体验,以及物流的建设,国外电商应取长补短,发挥自己的优势,以求在国内电商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而外资电商并不明晰这一点,他们依然没有跳出美式思想的束缚,期望凭借总部在国外电商业务发展迅速,以为进入中国的国外电商简单地认为只要将美国的成功经验进行复制,就能在中国继续缔造电商神话。然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市场的发展和国民经济以及消费水平等方面,是不能和美国同日而语的,遭遇水土不服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由于对中国市场的认知不足,不论是亚马逊中国还是eBay易趣、新蛋,都曾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商二代”,如今这些“商二代”却成长受挫,大多早已关门大吉,昔日风光不再。

有必要提及的是,作为电商教父级网站和“黄埔军校”的新蛋网,虽然坚挺没有倒闭,但日子也不好过。2005年,中国新蛋网销售额为6000万元,京东当时的年销售额不足1000万元,易迅创始人兼CEO卜广齐是新蛋中国最早的员工之一;今夜酒店特价的创始人任鑫、邓天卓也曾在新蛋工作;一些电商技术派则散落在各个电商网站;据说,早期刘强东也曾是新蛋的供应商之一,其在北京创办京东也是受了新蛋的启发。然而,2011年天猫商城的增长率达到了206%,京东商城达到了202%,亚马逊中国达到100%,而新蛋网则为-16.7%,数据相当扎眼。至2013年,即有市场传言称,新蛋网资金链断裂、或将退出中国市场,虽然新蛋网予以回应,称消息不实,但却难掩其背后的业绩落寞。而新蛋网的情况,还只是外企在华水土不服的一个缩影。

和大多数外企一样,新蛋也只是将自己在国外的成功经验照搬到国内,完全不懂国内的电商市场,如今国内电商行业不论是零售价格还是物流体验,都是新蛋无法比拟的。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电商如果早日跳出价格战的漩涡,回归理性,积极探寻新的成长道路,围绕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进行特色服务,以差别化的竞争优势即可取得企业的制胜之道,同时为国内物流企业的发展充当开路先锋。一旦二者形成合力,即可引领整个行业走向健康有序发展的大道。


访客评论      [我要评论]
  • 暂时没有评论!
发布评论      [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验证码请刷新
如果您登录后发布评论,将显示您的用户名![登陆]
 
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第八届中国国际汽车展览会
热门资讯  
物流专线推荐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2 中原物流网(www.zywlw.net.cn) | 豫ICP备1102839号
服务热线:0371-66267066  传真:0371-66267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