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今年12月20日,澳门将迎来回归祖国15周年。
回归15年来,澳门背靠祖国、面向世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昔日小渔村,如今已成长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大都市。
12月16日上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就澳门回归15年的成就做出总结:从数据看,内地和澳门经贸发展在过去15年取得了重大进展,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内地和澳门加强经贸合作,过去15年来对澳门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未来仍然意义重大。
回归15年·各项成绩斐然
数据显示,澳门回归祖国15年来,内地与澳门经贸关系日益紧密。
1999年澳门回归前,内地与澳门贸易额为7.3亿美元,实际使用澳资3.1亿美元,内地在澳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18亿美元。2013年,内地与澳门贸易额达35.7亿美元,较回归前增长3.9倍;实际使用澳资4.6亿美元,较回归前增长48.4%;内地在澳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4.2亿美元,较回归前增长2.6倍。
而2003年签署的《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更是有力地支持了澳门的繁荣发展。CEPA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贸易投资便利化三大方面。据悉,在货物贸易领域,内地对原产澳门的货物已全面实施零关税。截至2014年10月底,内地累计进口澳门零关税货物8069.6万美元,关税优惠额4332.6万元人民币。在服务贸易领域,内地对澳门共采取了383项开放措施。截至2014年10月底,已有近440家澳门企业利用CEPA优惠措施投资内地,1018户澳门个体工商户在内地注册。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评价,澳门虽然有自身特色,但毕竟体量小,借由内地的支持,澳门有了更广阔的场地,从“小” 澳门变成了“大”澳门,打破了行政区域上的桎梏,进入了更广阔的市场。
多元化发展·拒绝一业独大
提到澳门经济发展,总是绕不开博彩业。长久以来,博彩业都是澳门经济主要引擎。但是,情况出现了变化——自今年6月以来,澳门博彩业收入已经连续6个月出现同比下跌。据媒体报道,澳门12月1日公布的11月博彩毛收入同比下跌了19.6%,至243亿澳门元(约合30.3亿美元),而在那之前的10月,澳门博彩业刚刚创下了历史最大按月跌幅——同比下跌23.2%。照此发展,“把经济发展的期望都压放在博彩一个篮子里”显然蕴藏着巨大风险。
对此,沈丹阳表示,博彩业是澳门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但是,这些年来,澳门已经在会展业、旅游业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其他一些商贸服务业也得到了很好发展。
其实,在澳门,“一业独大绝非好事”目前已成共识。对此,白明也表示认同:“澳门城市小巧玲珑,风格独树一帜,以安逸见长,非常适合发展休闲式旅游。”
而关于澳门未来的经济发展,沈丹阳认为,首先,内地和澳门要继续加强经贸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澳门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其次,澳门的经贸发展将朝着既定的多元化目标加以推进。
搭建平台·连接中葡经贸
近年来,中国和葡萄牙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交流密切,合作成果显著。2005年,中葡两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葡萄牙驻华大使若热·托雷斯·佩雷拉曾对媒体表示:“澳门是连接中国与葡萄牙文化与现实的交汇点,我们不能忘记它在两个具有不同历史文化的国家中的作用。在这15年里,我们看到了双方友好关系发展取得的成果,也希望两国通过澳门这一平台实现更多领域的合作。”
对此,白明表示:“澳门曾经为葡萄牙的殖民地,与葡萄牙共性比较多,有作为中国与葡萄牙经贸平台的天然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作用于利益的结合,更多地体现在民俗、民风方面的结合。而在澳门提供的环境下,中葡经贸能够得到更良好的互补。”
当然,澳门的平台作用不仅限于此。资料显示,2002年,中国与葡语国家的贸易额仅为56亿美元。2003年,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在澳门创办以来,中葡经贸合作步入历史上最活跃、最富有成果的时期。
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主席张祖荣给出了一组更为直观的数据——过去15年,澳门贸促局在澳门及葡语国家多次举办经贸交流及考察活动,共安排约5000场洽谈,签署合作协议或意向项目136个,涉及金额超过44亿元人民币。
白明表示,澳门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市场广阔的中国内地与葡语国家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尤其是在经贸领域。“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与金砖国家巴西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加强,澳门也将在其中发挥独特作用。”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