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中原物流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请输入关键词:
注册本网VIP会员享受更高级的搜索服务以及更多特权。立即申请?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371-66267066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辽宁   河北   新疆   甘肃   宁夏   山西   山东   青海   西藏   四川   陕西   河南   湖北   安徽   江苏   浙江   江西   湖南   贵州   云南   广西   广东   福建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内蒙古   黑龙江   其它  
行业动态 | 行业数据 | 会展信息 | 行政法规 | 物流学院 | 国际贸易 | 国内新闻 | 国内物流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资讯 >> 国际贸易

大宗商品接受严冬大考 价格疲软似成定局

2014/12/22 15:44:39 来源: 中原物流网 网友评论 0条 点击:4404

 作为当今世界物质文明的基础,包括工业金属、铁矿石、原油、煤炭等重要原材料在内的大宗商品,在过去半年时间里出现价格大幅下滑。尤其是铁矿石、原油这两种全球最大宗的产品,价格更是在过去半年时间“断崖式”下滑。
    本周一(12月8日),国际油价再次暴跌逾4%,美原油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双双创下2009年来的最低水平,引发整个商品市场巨震。同时,油价下跌加剧了20多年来持续时间最久的大宗商品下跌行情,周一大宗商品指数创2009年4月来新低。
    正如巴西高级经济学家利亚·瓦尔斯·佩雷拉所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格局已经发生显著变化。从一定程度上说,大宗商品市场的冷却与经济快速增长时代的终结是同步的。”
似乎,大宗商品市场的持续疲软已成定局。
大宗商品“一探到底”
    业界认为,以大宗商品为代表的原材料市场是全球实体经济供需的主要表现,而某些高度金融化的全球大宗商品,是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预期表现。本世纪初,新兴经济体的出色表现支撑起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罕见繁荣,但当前,全球经济整体增长趋缓的态势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行。
    过去一年,大宗商品市场的表现不仅成为全球实体经济现状的缩影,同时代表了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市场的特征。相关报道显示,自今年5月起,全球大宗商品突然集体“变脸”,以铁矿石、原油、工业金属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极速下跌。据悉,CRB指数(全球重要的大宗商品价格指数)自2014年4月29日569点收盘之后,在过去的近7个月时间内大跌近100点,重新回到2010年7月的水平,跌幅超过15%。10月16日,另一个重要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彭博大宗商品价格指数跌至5年来最低点。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郑宇洁对记者表示,大宗商品价格的大面积下跌虽然有利于降低消费者、下游企业成本,但是持续的下跌将有可能造成企业融资链条的断裂。世界经济尚处于恢复阶段,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反映出市场需求的疲弱以及市场供给的增加,持续下跌将拖累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导致上游原材料供应企业运营艰难。
能源商品成“降价”主力
    在中宇资讯分析师孙艳霞看来,过去一个季度,大宗商品及原油价格同步走弱主要是受除美国外,各国各项经济数据疲软,而虽然美国经济复苏退出QE,但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加上美国及沙特制裁俄罗斯、美元持续升值等问题影响,导致大宗商品走势下滑。
    孙艳霞认为,未来,大宗商品价格仍将呈现震荡下行局面。比如目前的纯苯,因和原油关系密切,且作为化工产品的龙头原料,其跌势迅猛——自7月1日以来,纯苯价格一直延续下跌趋势,至今共计下跌3600元/吨,跌幅达37.11%,单周最大下跌900元/吨,其市场供需相对稳定,仅受经济面疲软及原油价格持续走跌影响。
    法国兴业银行与花旗集团此前均表示,由于食品与金属生产成本中高达五成来自能源投入,所有品类大宗商品价格都将继续下跌。尽管库存充裕且经济放缓造成需求减弱,但是油价下跌降低了采矿企业和农场主维持盈利的最低价格。
    而中宇资讯分析师柳东远对记者表示,虽然国际原油7月以来连跌不断为主要诱因,但实际7月以来国内化工品市场熊市格局不仅仅在于供需面的持续疲软,更在于市场对未来全球经济复苏依然信心低迷。
    有机构预计,明年,全球经济发展局势除美国等传统发达国家尚谨慎乐观外,欧洲、日本、南美以及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经济下行风险继续高企,尤其又有QE全面退出资本流出风险的“雪上加霜”。此外,新兴经济体发展前景同样难言乐观,中国明年GDP增速平均水平预计继续调低,内生动力增长放缓尚难寻求有效提升途径,结构调整、环保、反腐压力将对商品市场需求继续造成冲击。
中国能否吸收“余量”?
    此前,有分析称,众多大宗商品价格大跌能够促进全球最大买家中国的进口。但孙艳霞对此并不认同。
    “大宗商品价格大跌将导致全球市场人士持悲观心态,虽然中国是大多数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但买涨不买跌心态也将导致大宗产品市场活跃度降低,且多数进口产品的走势及行情也和国际走势息息相关,而终端需求不畅,价格持续下跌,国内资金紧张。”孙艳霞认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中国的进口量也将随之下降。
    而柳东远则表示,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已高达58%以上,随着价格不断“跳水”,国内对原油等大宗品进口量连续数月不断增加,除国内地方、央企大量增加进口外,也或是为国内的石油战略储备扩容。“目前,已近岁末年关,企业在回笼资金压力下,融资环境更难乐观,国际原油跌势仍将延续,悲观情绪笼罩,国内化工品市场烯烃、芳烃、化纤、橡塑等产品价格深度下探、短期尚难见底。”他说。
    就像一些分析评价的那样——当前,若给中国大宗商品进口冠以题材的话,那就是只有进行战略储备的大宗商品进口出现增长,而其他大宗商品都吻合中国经济放缓的趋势。
    不过,今年以来,中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速度有所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势在必行。郑宇洁表示,随着这种趋势在未来进一步深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将有利于资源消耗型企业降低成本、扩大盈利空间,结合中国长期经济增长趋势以及庞大的经济体量,长期来看,中国对能源资源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访客评论      [我要评论]
  • 暂时没有评论!
发布评论      [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验证码请刷新
如果您登录后发布评论,将显示您的用户名![登陆]
 
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第八届中国国际汽车展览会
热门资讯  
物流专线推荐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2 中原物流网(www.zywlw.net.cn) | 豫ICP备1102839号
服务热线:0371-66267066  传真:0371-66267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