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中原物流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请输入关键词:
注册本网VIP会员享受更高级的搜索服务以及更多特权。立即申请?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371-66267066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辽宁   河北   新疆   甘肃   宁夏   山西   山东   青海   西藏   四川   陕西   河南   湖北   安徽   江苏   浙江   江西   湖南   贵州   云南   广西   广东   福建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内蒙古   黑龙江   其它  
行业动态 | 行业数据 | 会展信息 | 行政法规 | 物流学院 | 国际贸易 | 国内新闻 | 国内物流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资讯 >> 国际新闻

中匈塞合建铁路打造亚欧海陆新通道

2014/12/22 15:08:14 来源: 中原物流网 网友评论 0条 点击:676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16日下午在贝尔格莱德出席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中东欧16国领导人与会。李克强强调,双方可以依托匈塞铁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等打造亚欧海陆联运新通道。

鼓励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就地建厂

李克强就深入推进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提出五点建议:

第一,打造中国与中东欧合作新亮点。

第二,构建互联互通新走廊。双方可以依托匈塞铁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等打造亚欧海陆联运新通道。

第三,拓展产业合作新空间。将中国在高铁、核电、电信等装备制造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原材料生产方面的优质产能与中东欧国家大项目建设的巨大需求结合起来。中国鼓励本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就地建厂,积极参与共建各类产业园区。

第四,搭建投融资协作新框架。中方决定建立中国-中东欧协同投融资合作框架,鼓励中东欧国家继续用好“100亿美元专项贷款”,中国将根据项目情况,提高贷款优惠力度,降低融资成本;设立30亿美元规模投资基金,启动第二期10亿美元的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

第五,扩大人文交流新领域。

会晤后,中国与中东欧16国共同发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贝尔格莱德纲要》。纲要中提出,支持中国承办2015年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

中国与匈塞达成合建铁路协议

匈塞铁路是连接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一条铁路。李克强表示,中、匈、塞三国已达成协议,合作建设铁路,力争在两年内建成现代化快速铁路。

李克强当地时间17日上午在贝尔格莱德与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马其顿总理格鲁埃夫斯基共同会见记者。

李克强表示,中国、匈牙利、塞尔维亚三国签署了合作建设匈塞铁路的谅解备忘录。中、匈、塞和马其顿还签署了通关便利化协议,希腊方面也表示将尽快同中方商签这一协议。

李克强强调,建设匈塞铁路首先是匈塞两国的需要。以匈塞铁路为依托,构建中欧陆海快线是去年各方在布加勒斯特会晤时达成的共识并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将有力提升区域交通物流水平,加速实现人员、商品、企业、资金、技术交流。

李克强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欧陆海快线一定能够早日建成,将地中海与多瑙河更加紧密、快捷地连结在一起,使中欧双方都能从中更多受益。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贝尔格莱德纲要》(摘要)

●支持中国承办2015年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

●支持2015年适时启动制订《中国-中东欧国家中期合作规划》。

●推进互联互通合作。与会各方欢迎中国、匈牙利、塞尔维亚签署匈塞铁路合作文件。

●促进经贸投资合作。每两年召开一次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

●扩大金融合作,鼓励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金融机构继续开展灵活多样的合作。

●拓展科技创新环保能源[0.00%]领域合作。2015年在斯洛伐克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技术合作及国际技术转移研讨会。

●深化人文交流和地方合作。2016年在中国河北举办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

●支持2015年在捷克举行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卫生部长会议。

●2015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组织中东欧国家高级别官员代表团访华。

■ 纵深

总理本年收官外交“一箭三雕”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从和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共进早餐,敲定180亿美元的“光明大道”合作计划,到即将与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共同出席中国企业承建的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项目竣工仪式,已然过半的总理亚欧行可谓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中国与中亚、中东欧发展潜力得释放

当然,如果仅仅从物尽其流的层面观察总理此行会显得失之偏狭。中国有一句古话,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无论是助力“光明大道”计划,还是依托匈塞铁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等打造亚欧海陆联运新通道的规划,背后都有着利益共通的战略考量:一方面,中亚与中东欧作为新兴市场国家集中的地区,亟须以基础建设为牵引提振经济,打好进一步发展的底子;另一方面,作为拥有大量富余而优质产能的中国,则需要借助世界市场走上更加优化版的经济发展路径。这种天然的互补性决定了,双方相向而行,各自所拥有的巨大发展潜力必然能得到极大释放。从这一层面上,总理此行可称是潜力之交。

事实上,其效果已经在逐渐释放。中哈签署价值140亿美元的合作文件以及就180亿美元的“中哈合作框架协议”达成初步共识,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发表《贝尔格莱德纲要》,从九个领域详细列数了未来一年中国—中东欧合作的路线图。文件与数字之外,是一系列更具说服力的历史坐标。到今年6月,上合组织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而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尽管于2年前才开始,却已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探讨如何深化务实合作的最高级别对话机制。

中国积极参与促进全球经济复苏过程

将蛋糕做大,再由各国人民共享,无论是历史上的老朋友,还是现实中的新伙伴,都已经清楚地感受到中国寻求合作共赢的诚意。这一点在李克强总理此行中显现得尤其明显,无论是以哈语问好开始自己的讲话,还是在多边会议中逐一和每一位到会的领导人安排单独会面,都令当地企业家与民众产生了非常强的亲近感。

在李克强总理抵达塞尔维亚时,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曾发表了一篇题为《塞尔维亚和中国的友谊桥》的文章,作者正是武契奇。在文章中,塞尔维亚总理称中国已经 “在全球经济中处于中心地位。它不是世界低成本制造业基地,其经济的未来在科技和品牌开发领域。”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结束后,美联社也发表评论称此次会晤举行的时机“意义重大”,并以“魅力攻势”形容李克强总理在此行中的表现。

盘点李克强总理的此次出访,不难发现,一条由东而西的通路已然形成,而背后正是中国积极参与促进全球经济复苏与规则重塑过程的努力。

总理外交之要:寻找彼此最大契合点

显然,在李克强总理的此次出访中,这种明确的意愿和担当收获了国际社会积极的回应。从这个角度上看,总理本年度的收官外交行是一次潜力之交、合力之交,更是一次魅力之交,堪称一箭射三雕。而借此解读总理的外交之道,其要义正在于以寻找彼此最大的契合点、最大的互补优势为出发点。有此格局,世界可跳出零和博弈,人民能实现福祉共享。


访客评论      [我要评论]
  • 暂时没有评论!
发布评论      [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验证码请刷新
如果您登录后发布评论,将显示您的用户名![登陆]
 
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第八届中国国际汽车展览会
热门资讯  
物流专线推荐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2 中原物流网(www.zywlw.net.cn) | 豫ICP备1102839号
服务热线:0371-66267066  传真:0371-66267066